- 门诊时间(无假日医院)
08:00-20:00 - 医院地址: 运城市人民南路82号
子宫内膜癌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,又称子宫体癌,绝大多数为腺癌。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,在我子宫内膜癌远低于子宫颈癌,但在些西方发达,本病高于子宫颈癌,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的位。高发年龄为58~61岁,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%,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%~30%,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,与宫颈癌比较,已趋于接近甚至超过。与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,肥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等体质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。下面我们看看导致子宫内膜癌常见的七大因素。
1、长期服用雌激素:
女性长期使用雌激素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生。其危险程度与女性服用雌激素的剂量、时间及服用期间是否停服等有关。
2、糖尿病:
糖尿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,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.8倍。临床统计资料显示,3%~17%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患有糖尿病。
3、高血压:
调查发现,子宫内膜癌患者约有1/3患高血压。高血压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.5倍。
4、月经不调:
子宫内膜癌患者中,月经紊乱者是月经正常者的3倍。女性月经不调多是由于卵巢功能紊乱引起,常伴有女性激素水平异常。这可能是引起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原因。
5、初潮早与绝经迟:
初潮过早和绝经延迟会使女性行经的年龄段延长,这也会增加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。
6、未孕产:
女性怀孕、生产的次数也关系到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。正常的怀孕、生产不仅能够维持女性的心理健康,还能维持女性的生理健康。研究发现,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未产或患有不孕症的女性。40岁以下的该病患者中有66.4%的人为未产妇。未产妇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几率比经产妇要高2~3倍。
7、某些妇科疾病:
女性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疾病时,都会引起其体内女性激素水平异常,造成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刺激,从而增加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。
子宫内膜癌的治疗
子宫内膜癌仍以手术治疗较为理想。Ib期以上的较好先放疗,然后手术。放疗般为宫腔内放置镭锭,盆腔部外照射也可以;年龄过大、合并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血管疾患或其它慢性病,不适宜手术或晚期已不能手术,可进行单纯放疗;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可用孕酮类药物治疗;
对于癌前病变,如年龄超过40岁,应做子宫切除手术。如年轻需保留生育功能可在严密观察病变下使用孕酮类药物治疗,3个月为1疗程,至病变消失再继续用药2-3个月。如无效亦需芋术。
预防子宫内膜癌应积开展防癌普查,有可疑时随诊观察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更年期综合征应慎用雌激素,防止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。已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宜及时应用孕激素治疗。